江華新聞網訊(記者 唐建國)"天變藍,水變清,一事一議護河堤。發大水,鬧干旱,高寒瑤民不用愁?!?這是兩岔河鄉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實施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后,農民編的順口溜。兩岔河鄉位于全省最南端,在江華瑤族自治縣南部邊陲,地處五嶺之一的萌渚嶺腹地,與廣西賀州市里松、開山鎮毗鄰,是全省最邊遠貧困的高寒山區鄉之一。
今年,針對春夏汛期和目前旱季酷暑高溫季節異常變動情況,兩岔河鄉抓住全縣實施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機遇,利用財政獎補資金的引導作用,充分調動農民投身公益事業、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促進了村級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
截至目前,已完工和正在建設的光是河堤項目就有,兩岔河鄉蕉葉村,100米河堤項目建設已完工,總投資11.5萬,其中籌勞250個。該項目直接改善全村306人的生產生活條件,輻射山林面積1.2萬多畝,間接增加了農民收入的同時,也將進一步為全村的經濟發展增強了后勁。該鄉南竹村,通過“一事一議”將要疏通河床寬5米,高2米的300米河道項目,預計總投資13萬,其中籌勞240個。該項目建成后將使得全村234名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受益,134畝農田將得到有效保護,在間接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更將為全村的經濟發展增強后勁。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該鄉堅持四項原則:堅持實際需要、群眾受益的原則,把群眾想辦而個人無法辦的事情辦好辦實;堅持量力而行、上限控制的原則, 對違反規定,強制農民投資、投勞的行為堅決制止;堅持民主管理到位原則,"一事一議"項目和預算的提出都在征求農戶的同意后,召開村民會議民主討論決定; 堅持群眾監督原則,村民理財小組對實施的"一事一議"項目建設內容進行張榜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唐建國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