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新聞網訊(通訊員 唐建國)“這里的山坡十八彎,猴子腳山人猴住,無路出進,但聞山石叢林鉆”,這首古老的民謠,是以前兩岔河鄉猴子腳村的真實寫照,充分反映了該村交通條件的艱苦。而現在,因為有黨的“一事一議”好政策,這樣的苦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一事一議”使該村“天塹”變成了“通途”。
猴子腳村共有農戶81戶, 316人,95%以上居住在海拔800-1200米的高山上,是我縣居住最高的為數不多的行政村之一。主要以林區各種木材產業為主,是一個自然條件低劣,交通極為不便的偏遠山村,但它卻是我縣瑤族民俗傳統發源地之一,保留和傳承了瑤族文化特色于一村。之前,不少外界人士欲往考察,最終均因為交通極為不便而無功而返。
為解決這一交通難題,近兩年來,猴子腳村群眾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通過“一事一議”項目,申請財政獎補資金6.2萬元,村民捐資3萬元,整合資金3萬元,籌勞1000余個,將4.6公里長的山石路進行拓寬整平治理,拉通并拓寬了海拔800米至1500米的通往全村的主要干道,9月上旬已全面完工通車。至此,猴子腳村將成為江華首個告別高山行政村無規范村級道路歷史,在海拔1500米上實現了“天塹變通途”的行政村。
該村村支部書記趙善友說:“以前這里沒有一條能夠便捷通往外界的村路,致使這里林木產業無法外銷、傳承悠久的瑤族長鼓舞、民間武術等瑤族文化和民間藝術無法與外交流和宣傳。現在多虧黨改革開發帶來的好政策,猴子腳從此“天塹變通途”,我們村大有希望了。”
[編輯:黎實]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唐建國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