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有登臨意,終上姑婆山。位于湘桂邊境的姑婆山,是江華瑤族自治縣境內最大的瑤山,鐘靈毓秀,神奇妙幻,令人向往。2009年9月12-13日,我隨江華瑤族自治縣作家協會與該縣河路口鎮黨委、政府聯合舉辦的“南屏之旅”采風團一行50余人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姑婆山。通過兩天的登臨游覽,感覺到姑婆山的毓秀,在峰,在石,在水,在林,在傳說,還有那瑤胞純樸的民俗。它們交織在一起,有如梵婀玲上奏出的名曲,讓人感覺到“姑婆風姿賽桂林”。置身于那優美的神韻中,流連不知往返,沉醉不知歸路。
進入山區,從行駛的車中眺望車外,那巍峨的山峰映入眼瞼;俯視車外,那深深的峽谷,好不驚險。峽谷中還有在建的水電站。車隊停在流車源,然后步行登山。
我們登的山叫鳳凰嶺。據有“姑婆山通”的河路口鎮牛路村原村主任李克成說,鳳凰嶺海拔1840多米,是姑婆山的最高峰,比一般認為的主峰姑婆峰(海拔1726米)高。在步行登山的過程中,大家有說有笑,多有趣。登上一段,回頭望望山下,彌漫朦朧,村莊變成了星星點點的一小團。用了一個多小時,到達一個空曠的坪子。因為兩邊沖里的水在那里分流,人們管那坪子叫“分水凹”。
分水凹空曠開闊,放眼遠望,白云繞繞,青山隱隱,美不勝收。河路鎮黨委書記金錦云說,曾經小股人來采風時,就在分水凹的坪子上露宿,觀賞次日清晨云繞霧繚和日出的美景。由于這次隊伍大,被子蚊帳難籌備,就不在山上露宿了。
到分水凹有簡易公路,而要登鳳凰嶺的巔峰,就只好走崎嶇小路了。大家休息了一陣子,吃了點東西,鼓鼓勁,繼續登山。鳳凰嶺高峰美中不足的是樹木森林曾經被毀。但當我們到了另一個山坡時,卻出現一片林子,橫亙在繼續登山的路上。許多同志陶醉于眼前美麗的景致,且又累了,就在那座山崗上欣賞、談笑、留影,不登山了。
我與紅旗隊的同志克服重重困難,穿過森林,到達了鳳凰嶺的巔峰。登臨巔峰,心曠神怡,讓人真正領略到“一覽眾山小”的境界;置身巔峰,頭頂藍天,腳踩云霧,欲仙欲醉,“何似在人間”?
姑婆山的石頭很有特色。河里石、石山、石峰,構成一幅美麗的石頭風景,引人入勝。
峽谷河流中的石頭千姿百態。從形狀看,有圓的,方的,多棱角的;從顏色看,有土黃色的,乳白色的,褐色的,紫色的,等等。山澗小河里滿是裸露的石頭,在上面行走,十分怯意。據說,以前那里的石頭更多更美,由于后來流行收藏石頭,那些有特色的石頭多讓藏石愛好者弄走了,使如今的石頭美景遜色了許多。
“連花心”是一座石山峰,因形狀似蓮花而得名。從鳳凰嶺巔峰看,“蓮花心”象是在白云中隱隱浮動;在“蓮花心”腳下看,巍然屹立,雄偉壯觀,有如一座石壁,直沖云霄。山腳下的石頭風景,十分迷人。從一個天然的石拱門進去后,豁然開朗,有如世外桃源。
河里有許多天然的石盆?!吧徎ㄐ摹蹦_下的“仙姑浴盆”,是傳說中何仙姑的專用浴盆,讓人驚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鳳凰嶺巔峰的小石山讓人感覺到天上的滋味。山上沒有樹木,在一座小石山上,有一塊石頭,就象一把椅子,坐在上面非常舒適,據說是何仙姑當年坐的。
那潺潺的流水,清澈可人,叮咚作響,有如一支動人的歌。
那遙掛的瀑布,有如銀練,飛流直下。由于引水發電的緣故,如今的姑婆山,瀑布少了,那干涸的飛瀑石壁便是見證。我們所見到兩處瀑布,水從高高的石壁上直泄而下,感覺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美。
那迷人的潭池,讓人見了就想洗澡。大家在游覽時玩水,有的泡腳,有的洗澡,好不快樂。特別是在那個傳說中的“仙姑澡盆”里洗澡,欲仙欲醉。
進入山中,那一片杉木林海,讓人想到南方重點林業大縣的“江華條子”。林海茫茫中不時有飛禽走獸出沒。山中有許多野果樹。采擷和品嘗野果,別有一番滋味。
天堂嶺的原始次森林令人興奮且有些傷感。因為2008年初的那場雪災,壓斷了許多樹枝,凸兀著樹干,深感惋惜。山上的五針松俊逸秀美。“姑婆山通”李克成說,天堂嶺的五針松在全國都是最好的。以前,廣東人以2萬塊錢一蔸要買,都沒有賣,被保存下來。
大凡天下名山都有傳說。姑婆山的傳說美麗而凄憐。江華瑤族自治縣以前叫云溪縣,縣城在河路口鎮一帶。傳說中的李云溪是很受皇上寵愛的朝庭宰相,能騰云駕霧,后被皇上錯斬。李云溪受斬時,告知其母,在他死后,把他的尸體剁成肉漿,放在壇里腌七七四十九天,就能還原成人。可是其母思子心切,在第四十八天便開壇看。一開壇,只見一群蜂子飛出。由于得不到子,其母便去找皇上說理?;噬献灾e斬,就求玉帝封李云溪為閻王。李云溪在閻間不愿當閻王,玉帝又讓他轉世做人?;噬辖欣钤葡獛е蜗晒猛戏阶撸叩胶吓c廣西交界叫蒼梧的地方定住。于是,李云溪帶著何仙姑一路輾轉來到南方,在河路口“梧嶺南屏”一帶定住下來。有一天,兩人相約次日登山,但必須要五更雞叫才起床,并煮出“九道菜”來吃早餐后,才上山,看誰先到山頂。李云溪晚上絞盡腦汁備齊了九道不同的菜。待雞叫五更就起床做菜,等做好“九道菜”,吃了早餐,已是上午八九點鐘了。何仙姑則已早早地在山頂了。原來,何仙姑只做了一道“韭(九)菜”,煮了個“韭菜伴糯米”,吃了早餐就出發了。
何仙姑上了山,李云溪并在下面等她下山。可是,正當何仙姑下山的時候,土地公出現了。土地公邀何仙姑下了一盤棋,何仙姑匆忙下山找相公時,人間已過三年。李云溪等不到何仙姑下山,便去了紅花源,何仙姑再也找不到他。河路口一帶有民諺:“姑婆下山找相公,兩眼汪汪淚如涌。相公不知何處去,紅花源里在耕田?!焙髞?,何仙姑守在山上,終身未嫁,死后成仙。人們為了紀念她,管那山就叫“姑婆山”。
李云溪則住在另一座山上。他在紅花源耕田種地,為百姓修路架橋,施仁義道德。李云溪死后,人們為了紀念他,管那山叫“相公嶺”。
姑婆山還有馬鞍山、天堂嶺、韭菜園等傳說。每一個傳說都神奇而引人入勝。
姑婆山一帶屬于江華瑤族自治縣上伍堡瑤人居住區,瑤家風俗純樸。9月12日,在流車源晚餐,當地瑤胞與采風團聯歡,舉行篝火晚會。瑤胞們表演了原汁原味的瑤族長鼓舞、平地瑤情歌對唱及儺戲等民俗節目,令人如癡如醉。采風團里的知名畫家、書法家現場潑墨,題詞吟誦,為瑤胞獻上即興佳作,抒發了對姑婆山的豪情。歡呼聲響徹在姑婆山的夜空,想必,何仙姑、李云溪兩位仙人也感覺到了晚會的精彩和瑤家風俗的醉人。
[編輯:黎實]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何維福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