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的桂花樹香了一年又一年,屋后的桃花開了一春又一春,在那花開花落的光陰中,我也不知不覺地長大了。由一只丑小鴨,慢慢地變成了一只漂亮的白天鵝了。
然而,在我心里,童年美好的畫面總也揮不去,抹不掉。在夢里,在沉思中,在歡樂與煩惱的時刻,童年的歲月總如夜空中的星星,帶著夢想,在我眼前閃爍,跳蕩。
童年就像那花骨朵兒,未經風吹雨打,生活在夢幻中,如剛破土而出的竹筍,充滿希望。她不像青年那朵花開得太濃太艷,沒有了想象的空間;也不像老年,那一抹晚霞將要被夜色掩沒。童年就像一張白紙,可以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自然規律告訴我,小樹的夢想就是參天大樹,鷹的夢想就是翱翔藍天,竹筍的夢想就是青青翠竹,花兒的夢想就是沉甸甸的秋天。無論有再多的狂風暴雨,即使刀霜雪劍,也要毫不猶豫地向前。只有勇往直前,生命才有無限的魅力和意義。
輕輕翻開那發黃的,沒有了殼的日記,我又走進了那開滿野花的童年時光……
童年最喜歡聽到的聲音,就是鐵與鐵撞擊時發出的音樂般的“叮叮”聲。那是山村小販賣叮叮糖時敲打出來吸引孩子的聲音。我家地處江華瑤山偏僻的小山村,屬貧困地區。孩子們一年到頭難得上幾回小鎮,平時除了那山里的野果也沒什么好吃的,對于那嘴饞的孩子來說,聽到那“叮叮”聲,無異于聽到了仙樂般具有吸引力。
“叮叮糖”是把黃糖片加熱溶解,倒在鐵盤里冷卻后而成的。賣“叮叮糖”的其實不是賣,是以物換物,就是用破銅爛鐵之類的廢品調換。因此,一聽到“叮叮”聲,無論再開心的玩兒也不玩了,伙伴們箭一般地各自跑回家去,把家里翻過來翻過去也要找點廢品出來去換“叮叮糖”。那熬出的“叮叮糖”既香又甜,用根竹簽挑著,放在嘴里慢慢溶化,那滋味直到現在還甜在心里。
有一首歌叫《小小少年沒有煩惱》,可能是少不更事,無所求吧。那就是無欲心自樂了。長大了,欲望多了,煩惱也就自然多了。
我好想再嘗一嘗“叮叮糖”的味道,好想再過一把那沒有書本,沒有煩惱的時光。可是,如今路好走了,農村富裕了,家家戶戶都有摩托車,有的還有汽車。村村都有商店,賣“叮叮糖”的再也不來了。更何況,那沒有書本,沒有煩惱的日子也早就和我再見了。看來,“叮叮糖”的味道只能在夢里回味。
讓“叮叮糖”那香甜的味道滲透我的每一個日子吧!
讓“叮叮糖”的香甜滲透所有的煩惱吧!
[編輯:黎實]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安欣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