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長假意猶未盡,又迎來了瑤山小鎮碼市獨特的“火燒龍獅”鬧元宵?!盎馃埅{”是江華瑤族自治縣碼市鎮瑤胞久傳的風俗,獨具特色。相傳碼市街原來都是木板房,經常發生火災。瑤山人家就用“火燒龍獅”的儀式驅除災難,祈求平安。
農歷正月十五,碼市街頭張燈結彩,人團錦簇,鑼鼓喧天,瑤山人家正在舉辦民族民間文化旅游節和“火燒龍獅鬧元宵”活動。早晨,天空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天氣陰冷,但是小鎮街道早被圍得水泄不通,有穿帶瑤族服飾的瑤胞、有衣著時髦的年輕情侶,也有帶著長槍短炮的攝影發燒友。上午,各村傳統民俗演出隊巡游表演:龍獅隊、秧歌隊、腰鼓隊、人物反串扮演等節目讓人們大飽眼福。
真正高潮的節目是“火燒龍獅”。傍晚時分,許多群眾準備好了長短不一的條炮和煙花。為了方便燃放,將一端的包裝紙拆開,露出一截引線,整齊的堆放在門口。“不能用長卷的鞭炮,否則容易纏繞在身上,傷人。誰家放的鞭炮多表示誰家有錢”一位知情人說?! ?
忽然,急促的鞭炮聲從遠處傳來,煙花沖天而起,煞是好看,引得人們大聲驚嘆?!伴_始啦、開始啦……”人群歡呼起來,往煙花處涌去。晚上7點多,踩著鏗鏘有力的鼓、鑼聲,龍隊、獅隊游街拜年了。接受拜年的人家不用掏“紅包”,而是點燃了煙花爆竹扔過去,謂之接龍。當龍隊、獅隊一走近,鞭炮就排山倒海般扔了過去。剎那間,火光四起,硝煙彌漫,鞭炮聲震耳欲聾。人們摟一把鞭炮在懷里,一封接一封的將鞭炮點燃扔向龍隊、獅隊,謂之“火燒龍獅”。扔鞭炮的人大都經驗豐富,不慌不忙,專朝龍頭、獅頭等處扔。有動作迅速的年青人爬到樓上去,居高臨下一陣狂撒,宛如下起了鞭炮雨。龍隊、獅隊被濃煙包圍著,頭上、身上、地上全是噼里啪啦炸響的鞭炮,奇怪的是卻不著火。
漸漸地,看見幾個瑤胞戴著頭盔、舞動著龍、獅朝我們走來了。龍隊、獅隊前面有樂隊開路,一大鼓,一鑼,一鈸。獅子由兩個人舞,一人手舉獅頭,獅頭是擋鞭炮的好武器。獅頭后面拖一面長花布,由后面的人牽引著,做獅子的腰體。如果有鞭炮扔在獅身上,后面的人可迅速放手,讓鞭炮落在地上。舞龍的每個人持龍的一個部分,并不相連,只是排成隊,成龍狀。這樣每個部分都可以自由活動,還可以用手中的龍體去擋開迎面飛來的鞭炮。為了盡量避免被炸傷,龍隊、獅隊的小伙子們也做了充分的準備,頭帶頭盔,身穿厚厚的衣服,衣服接口處用毛巾扎好,防止鞭炮鉆進去。街上還備好了水缸、消防袋等消防設施。我隨同事來執勤參加保衛活動,開始擔心發生安全問題,看來多慮了,也就安下心來欣賞?!?
龍隊、獅隊所到之處,一排排早就擺好的煙花和震天雷這時發威了,一枚枚煙花帶著火光拔地而起,直沖云宵,在天空中發出震耳的爆炸聲,綻放成一朵朵美麗的煙花,重重疊疊、五顏六色,把整個天空點綴得多姿多彩,閃光照得街面如白天一樣?;鸸饬撂帲堦?、獅隊的瑤家小伙們騰挪閃移,從容不迫。甚至有的向人群做出挑釁的手勢:讓鞭炮來得更猛烈些吧!幾個膽大的后生仔于是沖到它邊上,將鞭炮扔進了獅子嘴里。有的小孩子也加入進來,但是不得要領,亂扔一氣。幾個女孩子也想跟著火燒龍獅,卻又怕臟了身上的漂亮衣裳。有的把手上的鞭炮放完了,又沖進屋里抱出一捆來,興高采烈地開始新一輪大戰。此時的碼市火樹銀花、春意盎然。這是一個充滿了魅力充滿了激情的夜晚。
瑤山低矮的木板房早已作古,瑤胞都住進了幾層高的新樓房,然而“火燒獅子”的風俗卻一直保存下來,瑤胞們在“火燒龍獅”的狂歡中盡情地宣泄心中的喜悅,慶祝今天的美好生活,憧憬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好的收成。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劉清泉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