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務江風光
務江風光
天氣日漸變暖是去務江的好時候了。從縣城出發只有十來公里,也不過十多分鐘車程,今天的務江山好水好景更好,水上、橋上、亭上、任君游覽;河上泛舟、江邊垂釣、江心小酌、只要你感覺愜意。經過近幾年的打造務江一個全新的“天河瑤池”已展現在世人面前。“瑤池”四周“橋”、“亭”、“欄”各俱特色,奪人眼目,越來越多的游人前來觀光,并拍照留影。不少游客由衷贊嘆今天的務江“確實很值得一看”。
鋼索橋 氣勢恢宏
兩座長達二百余米的鋼索橋,雙雙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如雙龍出海,氣勢雄偉。其中一座鋼索橋是林區數十萬群眾進出縣城的通道,摩托車行人來來往往,川流不息。如此長的吊橋人和車通行卻沒有任何搖晃感,安全穩當,在橋上駐足一覽湖光山色,舟楫往來,令人心曠神怡。
候車亭 雕梁畫棟
鋼索橋頭的五個候車亭各抱地勢,各俱特色,飛檐走壁,雕梁畫棟。形成了風格各異的仿古建筑群。五個候車亭是一個園亭兩個廊亭兩個方亭。園亭地勢最高,湖光山色一覽無余;兩座廊亭位于一號橋兩頭各自長達十多米,曲欄橫桿,龍鳳呈祥,山水仕女圖案分布其間,是理想的休憩場所;兩座方亭高達二十余米非常大氣,其中的瑤族圖騰坐龍圖案,眾多神龍各俱形態,生動傳神,彰顯了瑤族始祖的高貴和神韻。八幅瑤族民俗風情圖生動逼真,內涵豐富,堪稱傳世佳作。這兩座亭充分體現了我們瑤族的“瑤”味。這五個候車亭成為一道旅游勝景,天河瑤池的一道亮麗風景,同時又為群眾提供了理想的休息場所,大大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
風雨橋 凸現瑤家特色
一號橋的廊亭后面,為方便群眾又建設了一座風雨木橋。跨度達七十余米的木橋為純木結構,是橋頂蓋瓦的封閉式橋。橋面寬四米,行人與摩托車可各行其道。成為瑤鄉最長的“吊腳樓”,瑤山深處勝景,此處可得領略。
仿樹欄桿 巧奪天工
從水口方向鋼索橋的橋頭到坪沖路面候車亭,建成了百多米長的仿樹防護欄桿。一根根足以亂真的“松樹”、“杉樹”、“雜木”在路邊連成一體,確保了來往行人和摩托車的安全。青石板的踏步頗具現代氣息,與“木制”的欄桿相得益彰。過往群眾還以為真是木制的,眾說紛紜,有的說木頭的欄桿不牢固,有的說樹子容易朽,到了近前細看才知道是水泥做的,直夸“做得好”,“太像了”。
馮河酒樓 得天獨厚
位于湖心的馮河酒樓,是一個面積近百平方米的園形樓主樓外附八個小園樓,俗稱八角樓,建筑風格八面玲瓏,其地理位置位于湖中心,得天獨厚,集休閑、觀光、餐飲娛樂于一體,游客在此品瑤家特色美味,品瑤池美麗湖光山色。該樓為名副其實的江華水上第一樓。
瑤家美食 綠色環保
務江河里魚獨具特色鮮、嫩、甜;盤王臘肉不在話下;土雞、土鴨、土狗;豆腐釀木薯釀等瑤家十八釀,綠色的山野菜,還常常有野味等你來品嘗;席間自然少不了瑤家茅臺——瓜簞酒。
務江的霧 飄逸靈秀
務江的霧是充滿靈性的,乳白色的霧,從江面緩緩升起,在水上在山上在林間在村莊輾轉騰挪,用她的朦朧迷幻造就一幅幅人間仙境。而當“她”飄舞起落累了的時候,層層白霧沿江沿路而出都進入到牛尾道村的一個山洞里憩息了。
好一個務江,集瑤家風光之大成,盛萬條山澗清溪于一湖,集千里瑤鄉勝景于一域。
時下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開工是日近一日,如畫的務江美景將隨著水庫加高沉入水底,“瑤池天河”將成絕版之作。
快去務江!留住印象!留下影像!
留在腦中!留在心中!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唐甲生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