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 (1909~1987) 女,原名李英,曾用名李小妹,李慧馨、周英、李似蘭,碼市鎮朝陽村李家屋人。
1926年1月,夏明和父親、五弟一起到廣州找到早年參加革命的大哥李啟漢,由此參加革命,7月和鄧中夏結為夫妻。1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1927年4月15日,國民黨右派在廣州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李啟漢英勇犧牲。她和大嫂薛映華逃出虎口,隱蔽在友人家中。8月,經組織安排到達上海,在中共江蘇省委機關工作。
1928年12月,受命到蘇聯東方大學學習。王明一伙在東方大學大搞宗派活動,迫害中共任共產國際代表成員的鄧中夏,對夏明也進行“殘酷斗爭,無情打擊”,并取消她的黨籍。為了同王明一伙進行堅決的斗爭,了解工人的革命要求,準備回國后開展工人運動,她主動到紡織廠學習紡織。1930年秋,她和沙可夫一道回國,在上海地下電臺工作,又受到王明路線的迫害。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她以頑強的斗志,組織領導了浦東區申新六廠群眾進行反帝斗爭。1931年重新入黨。此后,她曾兩次被捕,在獄中,同難友們采取絕食的方式迫使當局改善“政治犯”的生活待遇,機智地同敵人、叛變分子作斗爭。1936年出獄后,周恩來指派她以護士的身份到西安七賢莊一號由德國共產黨員海伯特出面設立的牙科醫院工作。任黨中央和黨駐東北軍代表的秘密聯絡員。“西安事變”前,成功地將醫院大量的藥品轉運到陜北,同時,接送了相當數量的干部。
“西安事變”后,夏明留在西安,相繼在紅軍聯絡處和中國工農紅軍西北辦事處工作。1937年3月回延安,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任二大隊黨委組織委員。結業后,負責創辦軍事技術學校—摩托學校,任支部書記,培養軍隊技術兵種的骨干。1940年春,經華北局黨校學習4個月后到軍工部任黨委委員兼一所工校的支部書記,親身經歷了“五一反掃蕩”斗爭。1947年初,夏明在解放區搞土地改革。北京解放后,進京參加接收工礦企業的工作。
1949年,夏明出席了北京市人民代表會議和全國婦女代表大會。以后,在中央勞動部、中華全國合作總社及輕工部工作(司局級)。
夏明早在1936年從監獄出來后,就立志搜集整理黨史資料,決心出版鄧中夏、李啟漢烈士的文集、傳記。1954年受黨組織委托,正式開展這項工作。她以“不實現這個心愿,死不瞑目”的決心,長期奔波在全國各地,嘔心瀝血,奮斗了33年,搜集和搶救了千余份、百多萬字的黨史資料。在她的參與、關心下,其子李致寧主編的《鄧中夏傳》、《鄧中夏文集》、《鄧中夏的一生》、《李啟漢傳》等著作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后相繼出版。
1987年3月23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77歲。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江華新聞網
編輯:redcloud